台达伺服的电子齿轮比(Electronic Gear Ratio)是用于匹配伺服伺服电机转速与脉冲指令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参数,通过调整电子齿轮比,可以让伺服系统适配不同脉冲源(如 PLC、运动控制器)的输出频率,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或速度控制。其核心作用是将外部输入的脉冲数转换为伺服电机的实际转动角度 **,满足不同机械结构(如丝杠、齿轮箱)对位移精度的需求。
一、电子齿轮比的基本概念
电子齿轮比本质是一个脉冲缩放系数,通过 “分子 / 分母” 的形式设置(台达伺服中通常用Pn-408
[电子齿轮比分子] 和Pn-409
[电子齿轮比分母] 表示),计算公式如下:
plaintext
实际移动量 = 输入脉冲数 × (电子齿轮比分子 / 电子齿轮比分母) × (电机每转脉冲数)⁻¹ × 机械减速比⁻¹ × 导程/周长
简化理解:
二、核心参数与计算公式
台达伺服电子齿轮比的设置需结合电机编码器分辨率、机械传动结构(如丝杠导程、齿轮减速比)和目标控制精度,核心公式如下:
1. 基本脉冲转换公式
电机转动 1 圈所需的输入脉冲数(称为 “指令脉冲数 / 转”):
plaintext
指令脉冲数/转 = (编码器分辨率 × 电子齿轮比分母) / 电子齿轮比分子
2. 结合机械结构的计算(最终位移精度)
若需控制机械负载的实际位移(如丝杠推动滑台移动),需加入机械参数:
plaintext
输入脉冲数 = (目标位移量 × 编码器分辨率 × 电子齿轮比分母 × 减速比) / (导程 × 电子齿轮比分子)
三、设置步骤(以台达 ASD-A2 系列为例)
1. 明确需求参数
假设场景:用 PLC 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丝杠滑台,要求输入 1000 脉冲对应滑台移动 1mm,已知:
2. 计算电子齿轮比
目标:1mm 位移对应 1000 脉冲 → 10mm(1 圈)对应 10000 脉冲(即 “指令脉冲数 / 转 = 10000”)。
根据 “指令脉冲数 / 转” 公式反推:
plaintext
10000 = (131072 × 电子齿轮比分母) / 电子齿轮比分子 → 电子齿轮比(分子/分母)= 131072 / 10000 ≈ 13.1072
取近似整数比(分子和分母需为整数):
最终设置:Pn-408=4096
,Pn-409=313
(近似满足 1000 脉冲 /mm)。
3. 通过伺服软件设置参数
四、常见应用场景与调整原则
1. 场景 1:匹配 PLC 脉冲输出能力
若 PLC 最大脉冲频率较低(如 100kHz),需通过电子齿轮比 “放大” 脉冲,让电机达到更高转速:
2. 场景 2:提高位移控制精度
若机械要求 0.01mm 的控制精度,丝杠导程 10mm(每转 10mm → 每 0.01mm 对应 0.001 转):
五、注意事项
通过合理设置电子齿轮比,可让台达伺服系统灵活适配不同的控制需求和机械结构,是实现高精度位置控制的核心步骤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参数计算,并通过调试软件验证效果。